2015年5月7日晚,由金沙集团1862cc成色主办的求智读书会第二十次活动暨2014—2015学年春季学期第四次活动在金沙集团1862cc成色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国际政治系于海洋副教授主持,来自金沙集团1862cc成色、法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本次读书会讨论的主题为“稳定与渐变:战略过程中的非自主选择”,主要是对间断平衡学说进行的评述,讨论共分三个阶段进行讨论。
在第一阶段,于老师首先提出为什么不能依靠技术官僚治国的问题。技术官僚作为一个子系统,其决策的问题除了我们惯常了解的官僚主义所存在的弊端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子系统很难更新其偏好。这体现在其固化的偏好如果未经外界压力很难有变化,因为子系统被授权的程度比较低,其更倾向于通过部门之间的资源交换而不是整合整个资源来实现目的。此外,子系统能做出的往往不是战略性决策而是一般性的决策。子系统往往通过确定议题、确定备选方案、造成公共决策冷漠来造成一般性决策的垄断。于老师通过例举有毒奶粉事件说明公共事件的爆发使得更多人参与进来往往可能打破原有的行政程序和子系统固有的偏好。
在第二阶段,于老师提出除了公共事件的爆发,政务官提出的新的政策图景也可能使得子系统改变其固有偏好。战略就是一个让人能够追随的政策图景,他应该在经验上可行、信息上准确和情感上可接受。除了提出新的战略图景,战略家往往也会进行社会动员引发社会监督迫使子系统改变偏好。动员型政治是在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利用民众监督官僚系统。于老师提到在网络时代,出现了更多更丰富的动员模式。由于受任期等因素限制,战略家能否说服顽固的子系统将成为战略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战略也是一个战略制定者和执行者长期博弈互相学习的过程。绝大多数的战略是在战略者和战略执行机构的紧张关系中进行的。新的政策图景会带来新的议题,新的议题意味着新的参与者,引入新的参与者就意味着引入新的机制,打破旧有权力分割。战略家通过政策图景创造了一个间断,这个间断期往往以短期混乱为特征。
第三阶段,于老师提出了间断平衡理论在中国的应用问题。间断平衡理论是针对西方政治运行模式提出的理论,这一理论依据的框架在中国却并不存在。我国的战略往往是单向度的,在一些情形下可能缺乏备选方案。
最后,于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下一次读书会的任务。
2015年5月10日
赵德昊 滕亮